职业试药人,我相信大部分读者顾名思义就知道这个职业意味着什么。这个职业背后的高利润,使得许多大学生以及穷困人士趋之若鹜。高风险的背后意味着高收益可他们何曾想过,药吃多了,身体会受到怎样的损伤!那么,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职业试药人,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小众职业!
当医药公司研发出新品种的药物时,为了真正明确药物对人体的疗效以及副作用,确实需要有相应的人来配合做药物的临床试验。
这在西方国家包括我现在留学的新加坡是非常正规的。
说白了,一款没经过人体试验的新药,普通消费者敢用吗?
但是,我从来不认为试药人是单纯的牺牲身体健康造福人类,毕竟如此的高风险,背后肯定是高利益的存在。
我举个简单例子,我三个月前去美国某著名医药公司学习考察的时候,就曾和他们主管抗癌药物开发的人员聊过试药人的收入。
像抗癌药物这种本身研发成本在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药物,试药人的收入也超出你的想象。
譬如试药一周左右,结算的收入大概在1万美元,也就是人民币将近7万多!
这样的高风险与高收入并存的行业,也有其存在原因。
因为之所以要试药人去做如此高风险的事,就是为了通过他们的身体变化了解新药的毒副作用。
很多缺钱或者是大学生只考虑到高收入,对风险一概不顾,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!
就比如某些肿瘤类药物,我可以明确说,你服用次数过多后,一定会对身体内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而且,某些试药人在试药前连基本的体检都没有,万一试药过程出现意外情况呢?
首先,我个人认为,任何合理合法合规的试药都应该得到支持。
还是那句话,现代医学的推动,不是单纯靠某个理论、某个病毒被发现这么简单,而是要研发出可以让治愈某类疾病的药物才是根本。
而新药出世后,率先进行的就是动物实验,在这之后没问题了就开始进行人体实验。
不实验的话,医药公司怎么获得相关药物的数据及人体服用效果?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。
但话说回来,如果要禁止,也应该是禁止一些尚不能够进行人体实验,但通过高利润诱导普通人试药的厂家。
或者是某些向试药人隐瞒已知或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的厂家。
因为毕竟作为独立个体而言,试药对每一个试药人的身体损害是巨大的。
因为越是不了解、不透明,就会有更多的人莫名其妙的入坑。
如果家中有学生,尤其在一、二线城市读书的学生,请你们将试药人的职业告诉他们,也告诉危害。因为在外的大学生,是最容易经受不住金钱诱惑的!
11 月 6 日上午,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。试药志愿者小文熟练地卷起外套的袖子,露出左臂弯内的4 根留置针,它们沿着静脉血管连成一排。在过去的3天5夜里,她一共被抽了 23 次血。护士将针管连接上,暗红的血顺着细细的软管流进管道,透明的针管慢慢被浓稠的鲜血填满。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Ⅰ期临床研究室,报名试药的志愿者一般在这里体检。
在充斥着消毒水味儿的医院里,那暗红的血液闻不到丝毫的血腥味,但小文却闻到了金钱和自由的味道。抽完这一管,小文就能离开全封闭的病房,拿到 9000元的报酬。这不是她第一次做人体试药,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。
今年 19 岁的小文,来自湖南东南部的一个小城市。2000 年出生的她,在同批参加体检的志愿者中年龄最小。她喜欢蹦极、坐过山车,不喜欢稳定的工作。她说:“过山车在起伏中飞速前进,可以让人感觉到自由。”在全中国,有50万人在舍命追逐着这种自由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,叫做:职业试药人。
你有没有想过,我们每次吃药前看的说明书上,关于用法用量、不良反应等结论,是如何得出的?我国平均每天都有370种新药问世,如何确保这些新药可以给患者服用?根据国际上的一般做法,为了测试新药的毒性和代谢过程,在药品上市前要先进行临床检测,也就是人体试药。简单来说,就是弄清楚究竟吃多少,既能治病,又不会害人。
药品研发公司联合医院面向社会征集志愿者试药,是新药上市前不可或缺的环节。志愿者会得到相应丰厚的报酬。然而,凡是有利可图之处,黑色或灰色交易总会像蚊虫一样滋生。
他们在各种网站、论坛里发布试药招聘,甚至出现在大学生兼职平台里。
豆瓣上,一个名为“北京大学生兼职信息交流”的小组里,出现一个“试药员”招募的帖子。7天,酬劳3万块。不可谓不诱人。
在搜索栏中输入“试药”二字,出现不少相关的帖子,报酬丰厚,长期招聘,需求遍及全国各地。
“试药兼职可以做吗?其实我不太在意对健康是否有影响,主要是现阶段太缺钱了。”
大学生做兼职是常态,想赚快钱更是当下年轻人的浮躁通病。
而来钱最快又隐秘的方式,试药中介沿着网路摆在了他们面前。
小文第一次看到了试药志愿者的招募信息,就是在一个兼职信息交流群里。她报了名,却没去体检。领队打电话来,她直接说:“不去了。”
第一次试药是在今年5月,试药之前小文和男友去看了一场演唱会。
她吃下了一种助消化的药,拿到6500元。钱一到账,小文就把中介的联系方式都删了:“就想着以后都不会再试药了”。
但是没有人能抵得住金钱赤裸裸的诱惑。小文付了3个月房租之后,积蓄所剩无几,她再次报名试药。眼看着双十一要到了,她的购物车里已经填满了护肤品、包包、衣服和鞋子。
几次试药之后,她都没觉得身体有什么不适,有人建议多喝水加快新陈代谢,她也没有刻意增加饮水量,不过几乎每天晚上会吃一根香蕉通便。
第一次入院试药时,一个学医的志愿者说到了一种排毒的药,可以清除体内的药物残留,但出了院,小文就忘记了药名,只好作罢。
“体内的药两三个月就排出去了”,小文似乎对试药的风险毫不在意。像小文这样的大学生,如今已成了试药的主力军。
《新民周刊》曾报道,在武汉,大约有1000多位试药人,其中,大部分是武汉各高校的学生。北京一家医院的医生也证实,参加试药的无业者、大学生要占到80%~90%。
如享受命运的馈赠一般,吃下一粒药丸,换得一张演唱会门票,一套高级护肤品,一个闪亮的包包。
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你所轻易得到的,终将以另一种方式还回去。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可联系多特删除。(联系邮箱:)
试药报名:18229732053
微信联系:qa96799
微信联系:dy06362